调和威士忌,究竟是怎么开始火的?
尽管在威士忌圈中已经形成了一条鄙视链:单麦>调和,但调和威士忌在威士忌市场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是许多威士忌爱好者的首选饮品。
据SWA发布的出口数据显示,2024年苏格兰调和威士忌出口额从去年的31亿英镑涨到了32亿英镑,增长4.4%。在市场如此低迷的状态下,其出口额仍保持增长实属不易。
.
所谓调和威士忌(Blended Whisky),其实也就是将麦芽威士忌和谷物威士忌调和在一起,追求的是和谐平衡。
与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不同,调和苏格兰威士忌的原酒可以来自于一家或多家。这个过程能够将多家酿酒厂的精华结合在一起,为创造出不同的风味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又不会牺牲产品的质量。
长期以来,这种风格的威士忌也得到了日本、爱尔兰、英格兰、法国等地的欢迎。
说起来,苏格兰调和威士忌走上世界舞台与19世纪的行业危机有很大的关系。
1850年代初期,苏格兰威士忌产业面临了一系列挑战,很多蒸馏厂因市场压力而相继倒闭。
这时,科菲蒸馏器也已问世,小麦、玉米、燕麦、黑麦等都可以用来蒸馏,大量低成本的谷物威士忌因此而出现。
而烈酒商们开始将口感强烈刺激的麦芽威士忌与谷物威士忌混合,以创造出一种更易于饮用且价格更实惠的威士忌,以拓宽销售的渠道。
比如,尊尼获加的创始人John Walker、威雀的创始人Matthew Gloag等就是调和威士忌的先锋。
当时,他们发现尽管谷物威士忌可能没有那么强烈刺激的风味,但是将它与不同的烈酒结合在一起,可以为威士忌提供浓郁的甜味。
19世纪下半叶,根瘤蚜病肆虐欧洲,大部分葡萄园被摧毁,备受英国富人欢迎的白兰地因此而出现了短缺。
此时,英国的酒精市场出现了巨大缺口,帝王、尊尼获加的调酒师们抓住机会,在英国市场大力推广调和威士忌。
苏格兰调和威士忌的销量迅速增长,以至于调酒师们也开始了麦芽酿酒厂的收购,比如1893年John Walker & Sons Limited就收购了卡杜酒厂,以扩大产能。
与此同时,他们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新酿酒厂的建造。可以说,若没有苏格兰调和威士忌的大爆发,或许很多麦芽酿酒厂也就没有机会出现。
在20世纪后期,随着单一麦芽威士忌的发展,调和威士忌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苏格兰调和威士忌仍是值得好好探究的产品。
现在,也有不少威士忌品牌在调和这条道路上深耕,比如帝王(Dewar's)就凭借着二次陈酿的调和方式成为名副其实的调和威士忌先行者,直至今日它仍凭借着天鹅绒般的口感而获得了众多威士忌爱好者的欢迎。
帝王首席调和大师Stephanie Macleod也是业界数一数二的女性调和大师,并且第六次被IWC评为年度调和大师。
当然,在威士忌的版图中能够选择的调和威士忌品牌并不算少,从尊尼获加到芝华士,再到大名鼎鼎的百龄坛,总有一款适合你。